Managementand

气管内导管(endotrachealtube,ETT)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并发症。然而,尽管进行了适当的管理,不良事件仍然偶有发生。临床医生必须准备好识别并处理这类并发症。插管并发症插管过程的并发症是常见的。在一项纳入超过例急诊插管的病例系列研究中,困难插管的发生率为10%。其中4%的患者发生了气道相关性并发症,包括误吸、食管插管、牙损伤及气胸。插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3次或以上插管尝试,在普通病房或急诊室插管,以及Ⅲ或Ⅳ级气道显露。73%的插管中使用了神经肌肉阻滞。插管集束化护理可能有助于降低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类干预集束可能需要2名操作人员在场,进行预吸氧,血管内容量负荷测定(除非存在心源性水肿),快速顺序插管技术,以及置管后二氧化碳图。

定位经口气管插管法是插入ETT最常见的方法。经鼻气管插管也可能使用,但远为少见。不管是采用经口还是经鼻气管插管,评估插管后ETT位置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插管后,应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器或食管检测设备立即确认ETT插入了气道(而非食管内)。这些设备可在插管尝试后数秒内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得如果ETT被无意插入食道,重插管能立即进行而不发生延迟。然后,进行便携式胸片拍摄以评估ETT末端的位置。首选位置是气管隆嵴上2-6cm处。直到胸片拍摄完成时,经口气管导管的恰当插入深度是女性21cm,男性23cm(在嘴角处测量)。当采用这些插管深度时,ETT末端常止于气管中段。然后,可在胸片拍摄后根据需要调整ETT。体格检查作为一项初始评估虽然是有帮助的,但不足以确定ETT是否在正确位置上。它不应被用来替代以上两个步骤的任意一个。一项随机试验纳入了例行择期手术的连续患者,比较了下列技术对于确定ETT位置的准确性:听诊法(即,双侧呼吸音)、观察法(即,吸气时胸部上升的对称性)、插管深度测量法,以及这三种技术全部联合的方法。这些技术联合使用检出了所有的支气管内插管病例。然而,当单独使用时,插管深度测量法(女性20-21cm或男性22-23cm)、听诊法和观察法检出支气管内插管的比率分别为88%、65%和42%。一旦ETT已被放置于最佳位置,应定期对其重新评估,因为ETT可随时间推移而移位。ETT移位是咳嗽、吸引和活动的一个必然后果。在许多临床中心,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每日胸片检查(以检查ETT位置)是常规内容;然而,随机试验表明,采取更限制性的方法(如,只在临床情况发生改变时拍摄胸片)能减少胸片拍摄次数。当比较不同胸片上ETT末端的位置时,临床医生应确保每张片子上患者头部的位置都相似,因为ETT的位置会随头部位置改变而变化。特别要指出的是,颈部屈曲会使ETT朝气管隆嵴方向前进,而颈部伸展会使ETT远离气管隆嵴。ETT位置不当可表现为大量的气道漏气。这种情况时常被误解为气囊破裂,从而导致不必要的ETT更换。在一项纳入18例因大量气道漏气而更换ETT的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只有7例(38%)真正存在机械故障。套囊压力作为一项一般指南,套囊压力应维持在18-25mmHg。套囊压力超过18mmHg可防止漏气(气体从ETT套囊周围漏出),减少套囊周围误吸,并可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发生率。但是,套囊压力不应超过25mmHg,否则会增加套囊与气管黏膜层接触部位的组织发生压迫性坏死的风险。在峰值气道压较高时,需要采用较高的最低套囊压力以防漏气。一项观察性研究发现,峰值气道压超过48cmH2O时,套囊压力需要超过25mmHg才能防止漏气这一高水平的套囊压力会增加压迫性坏死的发生风险。这阐明了在具有高峰值气道压的患者中,设定套囊压力时需仔细权衡漏气风险与压迫性坏死风险的必要性。当患者被移到不同的海拔高度时,需特别注意。当患者被移动到一个更高海拔的地方时,由于套囊内空气膨胀,套囊压力会增加。套囊压力的这种变化可以很大;在一项研究中,当患者被从海平面高度移到海拔至少英尺的高度时,套囊压力估计升高了20cmH2O以上。ETT套囊被分为高容低压(highvolumelowpressure,HVLP)套囊和低容低压(lowvolumelowpressure,LVLP)套囊。

喉损伤已报道的喉损伤危险因素包括: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定义从≥36小时到≥3日各不相同)、创伤性插管、插管时未用肌肉松弛药、大管径ETT(男性中8mm,女性中7mm)、误吸及存在鼻胃管。导管留置的时间及ETT(包括带一个额外抽吸端口以排出咽后分泌物的ETT)的尺寸尽管与发生喉损伤的可能性有关,但与喉损伤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关。创伤性插管可能与喉部解剖结构异常、喉镜检查困难、多次置管操作或操作者缺乏经验有关。喉损伤在女性中较男性中更为常见。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拔管后声音嘶哑,但严重的损伤可导致喘鸣、呼吸衰竭或两者同时发生。

喉水肿超过半数的患者在拔管后被发现有喉水肿,尽管亚临床喉水肿在插管期间常见。只有当声带活动度受损时,喉水肿往往才有临床意义。有临床意义的喉水肿并不常见,发生于5%-13%的患者中,并且约1%需要再次插管。黏膜溃疡–黏膜溃疡常沿声带后内侧面出现。它们在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超过4日时最常出现,并且发生于约1/3的患者中。肉芽肿–气管插管可诱导喉部肉芽肿形成。导管留置时间和最初喉损伤的严重程度似乎并不能预测肉芽肿的形成。拔管后声音嘶哑持续超过7-10日可能提示存在喉部肉芽肿,应进行纤维喉镜检查。喉部肉芽肿常需要手术切除。

声带麻痹单侧声带麻痹通常表现为拔管后立即出现声音嘶哑,并在数日至数月后恢复。这种情况通常是由喉部声门下区ETT套囊与甲状软骨之间的喉返神经前支受压所致。这种损伤阻止了同侧声带的外展(打开),使得该侧声带被固定在内收(关闭)位置。双侧声带损伤较少见,但其临床表现更为严重(如,拔管失败)。避免以下情况也许能减少复发性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过大的ETT、过度充气的ETT套囊及ETT过度活动。喉损伤可导致拔管失败。在一项纳入例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12%的患者在48h内表现出拔管失败。在这些患者中,47%存在喘鸣。但是,只有一半的喘鸣患者需要重新插管。肉芽肿组织形成和导致声带固定的声带水肿是导致拔管失败的常见喉损伤类型。较少见的情况下,拔管失败可由阻塞性纤维蛋白性气管假膜造成。在这种情况下,纤维光学支气管镜可显示在ETT套囊所在部位,气管壁上粘附有一块厚的、圆形的橡皮样膜。假膜的清除通常需要硬质支气管镜检查。

吞咽障碍大约一半的患者在拔管后会出现吞咽功能异常,但有临床意义的误吸则远为少见。一项对例心脏手术后行气管插管超过48小时的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阐明了这一点。51%的患者表现出拔管后吞咽困难。发生拔管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包括: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及围手术期脓毒症。拔管后吞咽障碍虽然原因并不明确,但通常可在无干预情况下自行恢复。许多临床医生不允许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在拔管后约24小时内进食。其他医生则要求在允许患者进食之前先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几乎没有中等质量或高质量证据来支持以上任何一种方法。在一项病例系列研究中,拔管后第1周大约只有1/4的患者获得了足够营养(定义为患者预计每日需求量的至少75%)。认为这些发现很可能是典型的,临床医生在考虑拔管后患者存在误吸风险时,也应同样考虑给予其足够营养。

气管狭窄气管狭窄是由ETT套囊压力较高造成的。当ETT套囊压力超过气管黏膜中平均毛细血管压(约20cmH2O),毛细血管血液流动受阻可引起黏膜层出现炎症和糜烂。这种情况可导致坏死、气管结构破坏和瘢痕形成。气管狭窄通常在拔管后5周内引起症状(如,呼吸困难)。肺功能测定可能显示有上气道梗阻。确诊需行支气管镜或喉镜检查,不过新的数据表明,可进行仿真支气管镜检查的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白癜风治疗那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tmmc.com/wacs/9519.html

 


当前时间: